• Hi:欢迎来到一心论文网!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学 > 旅游管理 > 正文

    关于适应选择论关照下的旅游景点名称专名的英译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7-01 00:49:00

       摘要:随着中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不断拓展,景点相关文本的英译显得越来越必要。而作为旅游产品名片的景点名称的英译在为产品形象树立、产品进一步推广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国内景点名称的英译却良莠不齐、缺乏统一标准,尤其是对于专名部分的翻译更是莫衷一是。本文从分析旅游景点名称的特征、结构入手,同时以适应选择论为指导,提出应当分析专名的翻译生态环境,从而根据不同的成因与环境来进行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得出整合适应选择度高的译本。
    关键词:旅游景点名称;专名;适应选择论;翻译生态环境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与愈演愈烈的全球化势头,中国的旅游业对于国际市场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根据一项针对美、日、英、法、德等五国游客访华动机的调查得知,海外游客希望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占100 %,了解历史文化的占80%,游览观光的只占40%。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超过其它国家,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届时,将有1. 37亿人次来中国参观、访问和游览(范海遐,何建,2008:36)。为了旅游产品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景点名称、标识牌、解说词等等旅游文本的英译显得越来越必要。而其中代表产品形象的旅游景点的名称英译,是旅游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一步。
    旅游景点的名称就像一张名片,对于旅游产品的形象树立、广告宣传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向国际游客,景点名称的英译不但反映着旅游产品的内涵,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游客的选择——是否将该景点作为参观游览的目的地。而如今旅游业的旅游景点名称的英译却良莠不齐,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类似景点的名称有不同的翻译版本,甚至同一景点内部的翻译版本也大相径庭。尤其是景点名称的专名部分由于文化的独特性,在英文中无法找到对应的表达,导致译本更是五花八门,不利于旅游产品的品牌打造和进一步的市场推广。本文试从顺应论的角度寻找其对旅游景点名称专名英译的指导。
    2 旅游景点名称特征与结构
    根《北京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地方标准》旅游景区景点可被定义为:指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或地域,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功能,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该管理区应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地域范围。旅游景区景点包括:风景区、文博物院、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及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事、体育、文化艺术等各类旅游景区景点。
    2.1旅游景点名称的特征
    作为旅游产品的形象重要的一部分,兼顾旅游特色与地名的功能,旅游景点名称有着自身的特征:
    2.1.1文本简洁,高度概括
    作为一个名字,景点名称字数有限,文本十分简洁,便于游客识别与记忆。尤其是用高度概括的中文,相对有限的结构类型可以表达出千姿百态的各类景观(邹先道,1998:34)。如北海公园的“九龙壁”与“五龙亭”,表面看起来结构完全类似,但实则内涵大不相同:九龙壁指的是雕刻着九条飞龙的照壁,而五龙亭却不是雕刻着五条飞龙的亭台,而是指五座“龙亭”。这为英译工作带来了隐形的难题。
    2.1.2富于美感,琅琅上口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语言与文字也历经了千年的传承洗礼,旅游景点特别是历史文化类的景点名称更是富于美感和情趣,读起来琅琅上口,比如陕西的关中八景、浙江杭州的西湖十景中的骊山晚照、断桥残雪等等,均是四字一组,工整对仗,无论是涵义还是修辞均饱含着美感,给人带来无限遐想。但从翻译的角度来讲,中英两种语言的修辞无法完全对应,中国游客津津乐道的同时,西方的游客却无法体会其中韵味,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景点的意境,给游客展现景点的真实性,美感性和形象性(孙益春,2008:297)。
    2.1.3地域分明,文化深厚
    中国地大物博,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点众多,而景点名称也富有当地的文化内涵,名称的来由也各不相同。有的取名于当地地名,有的取名于历史典故,有的取名于神话传说,有的取名于景区特产,也有取名于景色特色,比如承德的康乾七十二景,景名称或借用诗句,或暗用典故,或彰显意象,或突现意境,互文性极强,极富中国古典美学内涵(刘彦奎,2009:6)。再如陕西临潼华清池的飞霜殿,九龙池等,景点名称的背后都有着美丽的故事,虽短短数字却承载着深厚的地域特色以及历史文化。
    2.1.4指向具体,融于环境
    景点名称的另一特点即是其所指均为具体存在而非抽象概念,且使用者往往就在现场(邹先道,1998:34)。景点名称付诸于实体或印刷或雕刻,除了网络宣传、旅游宣传册之外,往往树立于景点附近,成为景点景观的指示。这对于译者的要求又更进一步,在不同使用场景下哪些应当省译,哪些应当增译,需要在翻译之前更多思量。
    2.2旅游景点名称的结构
    旅游景点名称一般可大致分为专名、性状成分(属性名)和通名三部分,专名是专有名称或专有名词,通名是通用名称,用来指某一类事物以及其中特定的一个,性状成分是名称中重要的组成成分,通常表明方位、序列、功能、性质等(徐剑,2006:71)。而景点名称的结构主要有以下四种:
    (1)专名+通名,如:柞水(专名)溶洞(通名),李自成(专名)行宫(通名);
    (2)专名+属性名+通名;如:陕西(专名)历史(属性名)博物馆(通名);川陕(专名)革命(属性名)纪念馆(通名);
    (3)(专名+通名)+通名,如:红石峡(专名+通名)风景区(通名),法门寺(专名+通名)旅游区(通名);
    (4)(专名+通名)+属性名+通名,如:曲江池(专名+通名)遗址(属性名)公园(通名),大雁塔(专名+通名)北(属性名)广场(通名)。
    其中(3)与(4)中的第一部分由专名与通名一起又构成了新的专名,在汉语里表达是相同的,但在英译时却给译者带来了相当大的难题——第一部分的通名究竟是音译还是意译,不同的选择将给游客造成困扰。
    一般来说,属性名与通名在英语里可以找到对应的翻译表达,少数属于文化空缺的,一般采用音译策略,如0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开平碉楼与村落就被译为Kaiping Diaolou and Villages,其中通名碉楼是中国所特有的建筑文化,因此采用直接音译为Diaolou来弥补文化缺失。
    相对于属性名和通名的英译而言,景点名称中最具争议的便是专名的翻译。例如华山,译本有Mount Hua,Mount huashan,Huashan Mountain,Hua Mountain等等,汉语虽短短两个字,但英译版本却五花八门,并且每个版本均无语法错误,但对于旅游景点树立形象、提升品牌、走向国际市场却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这一点也将在本文的后半部分重点讨论。
    3 适应选择论概述
    1999年,比利时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维什尔伦(Verschueren)在《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里提出了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归根结底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是出于语言内部还是语言外部的原因”(Verschueren, 2000:55-56)。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对语言使用做出种种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三个特征: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而语言使用中的顺应性可以从四个方面对交际过程进行描写和解释,即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杨司桂,冉隆森,2007:54)。
    2004年,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2004:39)认为翻译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提出了翻译适应选择论。顺应论认为达尔文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选择论,但与“进化认识”(evolutionary epistemology)和皮亚杰(Piaget)心理学的“顺应观”以及维果茨基(Vygotsky)的心理发展观的联系更为密切;而语用“适应选择论”对语言使用过程的诠释则直接基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原理,其研究的关键词是“语用生态环境”、“语用适应”、“语用选择”等语用策略和语用行为。胡庚申教授借鉴进化论“自然选择”原理,系统地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解读和论证翻译过程;提出且论证了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观。二者相互支撑,互动互补互彰,既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又具有独立的理论意义(李亚舒,黄忠廉,2005:95)。尤其是在《翻译选择适应论》一书中提出了“生命体”接受“自然选择”的思想,把翻译活动的基本规律描述为译者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要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支配(王育平,吴志杰,2009:135)。

    表1 翻译适应选择论本体(胡庚申,2004: 40)
    译论元素 主题描述
    哲学依据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
    基本理念 翻译即适应与选择;译者为中心;最佳翻译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累计结果;对于译者,适者生存、发展;对于译文,适者生存、长存
    翻译实质 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
    翻译过程 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
    翻译原则 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
    翻译方法 “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译评标准 多位转换程度、读者反馈、译者素质;
    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
    根据适应选择论,交际者(也就是译者)的适应与选择是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强调了交际者的“主导”作用和“中心”地位。
    所谓“适应”,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去适应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胡庚申,2004: 180);所谓“选择”,指译者“选择”对原文文本的理解以及“选择”对译本的最终表达(胡庚申,2004: 180);而这两大翻译步骤都以“翻译主体”即“译者”为中心而完成。2008年,在翻译适应选择论这一奠基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胡教授又进一步提出了“生态翻译学”,依据整体、关联、平衡的生态学原理和机制,考察翻译系统内部不同结构与周围翻译环境的相互关系,主张用整体、立体、动态的眼光看待翻译行为,探讨翻译生态的特征和功能及其演化和发展基本规律,从生态视角描述和解释翻译活动和翻译现象及其成因。
    4 适应选择论给景点名称专名英译的启示
    对于译者来说,翻译时既要适应,又要选择。适应中有选择,即适应性选择;选择中有适应,即选择性适应。这种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具体特征之一是“适应”,即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之二是“选择”,即译者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翻译就是译者适应和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二者的关系表现为:适应的目的是求存生效,适应的手段是优化选择;而选择的法则是“优胜劣汰”(胡庚申,2004:42)。
    而适应选择论强调的译者应当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十分适用于在景点名称专名的英译,因为景点名称的专名部分结构复杂,来源广泛,文化背景深厚,需要译者仔细研究其具体的翻译生态环境才能相应地做出整合适应选择度高的译本。
    4.1分析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胡庚申,2004: 40)。在景点名称专名的英译中,译者应该考虑的翻译生态环境则应当包括原语名称成因,语言背景文化等因素。
    这里将重点分析景点名称专名部分翻译生态环境的名称成因方面。
    (1)来自当地地名
    为了表现地域的独特性,很大一部分的景点名称的专名部分是来源于地名,如:平遥古城,南泥湾革命旧址,关中民俗博物院等。 转贴于 (2)来自历史人名
    展示人文景观的景点,往往用著名人物冠名,这也是专名的主要成因之一,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李自成行宫,周公庙等。
    (3)来自史实典故
    重大历史事件的旧址或纪念场所,多用史实典故来命名景点,如:试剑石,暗度陈仓,兵谏亭等。
    (4)来自神话传说
    民间神话传说可以为平常的景物增加旅游价值,因此不少景点名称也出自于神话传说,如:九龙池,望夫石,神女峰等。
    (5)来自功能用途
    有些景点尤其是古建筑的名称是由其功能、用途等确定的,以求明快易懂,如:藏经阁,省心楼等。
    (6)来自地文特征
    地文特征明显或者盛产风物的地区常以地文特征或特产来命名景区,如:红石峡景区,樱桃沟,月亮湾温泉度假村等。
    4.2适应与选择相应翻译策略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本翻译原则便可概括为:“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具体来说,“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翻译原则,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原则上在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上力求多维度地适应,继而依此做出适应性的选择转换(胡庚申,2006: 49)。多维度则强调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三维转换。
    翻译生态环境不同,翻译策略也应相应变换。因此不同的的名称成因或来由,使得译者需要仔细分析,区别对待。根据上一部分的成因分析,译者应当多维度适应,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转换中立体考虑,采取不同翻译方法:
    (1)与(2)中的地名与人名,均属于专属名称,应当采取直接音译法。景点名称专名本身包含的意义已经不占据主导因素,音译能够提供给游客语音方面的信息,在交际维上如问路等情况下非常有帮助,并且也符合国家相关的地名标准规范。例如,关中民俗博物馆,应译为Guanzhong Folk Art Museum;周公庙,应译为Zhougong Temple。现在中国地名罗马化的国际标准是汉语拼音方案(国标地名标志)。据此,中国地名一律以普通话为准进行拼写。但应注意,约定俗成或已被大众广为接受的拼法或者少数民族的地名或人名应当遵从“名从主人”原则(林艳丽,2008:223)。如蒋介石要写成Chiang Kaishek,乌鲁木齐要写成Urumqi。
    (3)与(4)中无论是史实还是传说,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背景,这部分专名如若采用音译将丧失其传递文化、吸引游客的主要功能,因此最好采用意译。既以历史典故为景为名,则必须充分体现其文化特色,否则有违设景初衷(邹先道,杨红梅,2010: 65)。同时在语言维上遵从名称的简短原则,在尽量有限的字数内传达出文化内涵。例如,兵谏亭,应译为Remonstration Pavillion;试剑石,应译为Sword Tester。
    (5)与(6)中表景点功能用途、地文特征或者地方特产的,可以让游客一目了然,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对游客有提供便利,容易吸引更多潜在的有意向的游客,因此最好采用直译。例如,藏经阁,应译为Sutra Depository Tower;省心楼,应译为Retrospection Tower。
    除此之外,景点名称结构对翻译策略选择也有影响。根据本文2.2部分对景点名称的结构分析,共分为专名+通名,专名+属性名+通名,(专名+通名)+通名,(专名+通名)+属性名+通名四种。其中,后两种中的第一部分由专名与通名一起又构成了新的专名,使得原本通名部分也转化为专名的一部分,这使得翻译这一部分时,没有标准的情况下不同的译者将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以红石峡为例,它属于第一种结构,也就是专名+通名:红石+峡,而红石名称来源于当地的地文特征,应当意译为Red Stone,峡译作gorge,所以全称应当译为Red Stone Gorge;但是,第三、四种结构成立时,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例如红石峡风景区,属于(专名+通名)+属性名+通名,红石峡整体变成了专名,属于地名,应当音译为Hongshixia,全称应译为Hongshixia Gorge Scenic Area。同一个事物却有了不同的译名,将会引起游客的误解从而造成不便和困扰。出现这种矛盾后,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考虑到作为名称的限制,如名称出现的环境,在宣传册或者景点附近),英文译名最好采用音译名+意译名的“双轨制”。音译名按照语义结构和语音节奏分为两部分,意译名附于后面。这样既体现了“名从主人”的原则,又起到传播中国语言文化,帮助外国游客理解的作用(刘彦奎 2009:7)。那么此例应译为Hongshixia Scenic Area (Red Stone Gorge)。
    5 结语
    旅游景点名称兼有旅游特色与专有名词特征,翻译看似只有寥寥数词,但过程却纷繁复杂,实属不易。从适应选择论的角度来看,译者应当提高主体性,分析研究原文的翻译生态环境,从而相应在旅游的层面上,在语言维(作为专有名词的特征与限制)、文化维(历史地理等旅游文化背景)、交际维(考虑游客心理与需求)等多维角度立体思考,选择最适应的策略,产出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版本。正如胡庚申教授(2006: 52)所言,翻译的确是一种复杂的适应/选择活动,是一个“复杂化的机制”,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算过分。
    参考文献:
    [1]DB11/T 334.0—2006《北京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地方标准》
    [2]GB 17733—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名标志》
    [3]Verschueren, J. (2000).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4]范海遐,何建敏.顺应论视角下的英语导游词创作[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4):36-39.
    [5]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6]胡庚申.例示“适应选择论”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3):49-52.
    [7]胡庚申.译论研究的一种尝试——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实证调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4):40-44.
    [8]林艳丽. 关于旅游城市景点与道路的名称翻译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08,(22):223-.
    [9]刘彦奎.“信达雅”——避暑山庄康乾七十二景名称英译[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9, (8):6-8.
    [10]李亚舒,黄忠廉.别开生面的理论建构——读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J].外语教学, 2005, (6):95-96.
    [11]孙益春.浅谈西湖景点名称的翻译[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11):297-298.
    [12]王育平,吴志杰.超越“自然选择”、促进“文化多元”——试与胡庚申教授商榷[J].外国语文, 2009, (4):135-138.
    [13]徐剑.公共场所中文名称的结构与译名的规范[J].中国翻译, 2006(1): 71-74.
    [14]杨司桂,冉隆森.从顺应论看遵义地区的旅游翻译[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7, (10):54-60.
    [15]邹先道.几类旅游景点译名的确定[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 1998, (4): 34-36.
    [16]邹先道,杨红梅.历史典故场景类景点名称英译研究[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 65-69.
    Abstract: as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continues to expand, attractions related texts transla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necessary. As the tourism product business card of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s of scenic spots in the product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热点论文

    [中等教育职专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与思想素质,是职专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根本目的。但受限于传统政治教育的教学 [全文]
    [中国哲学传递“中国梦”正能量是记者的神圣使命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当今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正能量。记者作为以 [全文]
    [财务控制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
    摘 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促使企业集团组织形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企业集团需要有效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 改革逐渐 [全文]
    [财务控制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分析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凸显出来。本文中笔者以中小企业财务管 [全文]
    [职业教育分析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
      【摘要】针对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进行分析,基于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需求、音乐学习目标等予以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音 [全文]
    [市场营销新时期下市场营销的演变趋势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互相影响,新市场格局的形成让新时期环境里市场营销不断发生变革。而本文主要是对当今市场新形势进行一个分析,找出对市 [全文]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摘 要] 国际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国际贸易企业无法以自身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要通过集资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 [全文]
    [国际贸易“互联网 +”时代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关系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以全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市场, [全文]

    售前客服

    咨询QQ:619978682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