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欢迎来到一心论文网!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学 > 学科教育 > 正文

    高考关系型议论文写作的特征探讨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7-01 15:28:00

         议论文写作一直是高中教学和高考复习的重头戏,但收效甚微。近几年屡屡出现关系型议论文考题,更是让高三学子面露难色,头绪混乱,陷入思维的僵局。笔者在2011年福建省质检“有益与无益”的关系型作文题阅卷及分析工作中,发现考生在关系型议论文写作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因此,本文即以2011年福建省质检作文为例,着重探究高考关系型议论文写作的六大误区,以期指导学生走出议论文写作的困境。
      误区一:中心立意偏颇肤浅,难见辩证关系
      苏轼诗云:“袖手独不言,默稿已在腹。”要想写好文章,必须打好腹稿,确立好中心立意。2011年福建省质检考题“有益与无益”为关系型考题,中心立意要体现“有益”与“无益”的辩证关系。作文材料作为提示语虽然可以不用,却是有效的立意导向,不容忽视。
      考生可根据材料的有效提示初步判断立意导向。材料说:“古人有云:‘不为无益之事。’当人们在工具上刻下第一道花纹时,无实际作用的花纹恰恰是文明的象征;非专业棋手下棋,不是为了生计,而是表明生活有闲暇,这种闲暇不也正是‘无益’?”从这一材料中,考生可以初步判断立意导向为“看似无益其实有益”,并由此拟出较好的中心论点。譬如:“看似无益其实有益”“有时,无益也可以变成有益”“看似无益之事,实则益味无穷”等,也可由此推出多元证立意,如“有益与无益可以互相转化”“有益与无益相辅相成”,等等。
      也可围绕材料中的立意导向“看似无益其实有益”思考一下“为什么”,由此拟出较好的中心论点。譬如:“无益能成就有益”“无益之事并非全然为无益之举”“无益能彰显有益的价值”“无益中蕴藏有益”“无益之事往往潜藏着有益”“无益是有益的垫脚石”“不为无益之事,何来有益之果?”“做无益之事,结有益之果”。也可换个方向立意为“有时,对己有益,却无益于世”。考生也可围绕材料中的立意导向“看似无益其实有益”,思考一下“怎么办”,由此拟出较好的中心论点。譬如:“超乎功利心去做,无益之事也能有益”“用心去做,无益之事也有益”“要勇于在无益之事中实现有益的价值”“要善于从无益中发现有益之处”等。
      当然,以上不少论点,既可以做中心论点,也可以成为文章的分论点。无论立意的确立还是主体的展开,都可以由“问”而明,只要选择一个立意,从一而终地行文即可。
      然而,明明是关系型考题,不少考生却忽略其一,只谈一面,从立意就开始跑题。如只谈“要做有益之事”“要做有益之人”“不做无益之人”“不为无益之事”。还有不少考生虽然“有益”“无益”两面皆有涉及,但是立意肤浅含糊,缺少深度,未挖掘二者的辩证关系。如立意为“做有益的事,不做无益的事”“有益无益不重要,快乐就好”“有益无益,靠价值判断”“有益无益无法区分”“有益无益界限不清”“有益无益没有绝对”等。
      由此可见,中心立意关乎考场作文的成败。不少考生的作文败在立意,输在起点,还没有动笔,作文的高下已成定局。
      误区二:开头观点含糊迂回,缺少亮度力度
      议论文开篇最好迅速入题,贴切明快、观点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形成议论文的“凤头”。
      然而,许多考生入题含糊迂回,缺少亮度和力度,甚至词不达意,观点不明。
      开头常见错误类型如下:
      1.观点含糊
      例:无益有益本是同源,不离不弃同世数千年甚至数万年,这一对如何同存的说法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无非是人的看法不同罢了。
      2.观点迂回
      例:有益为何?何为有益?古人云:有利必有弊。那么有益是否也有无益,有益与无益是什么关系呢?
      3.观点偏激
      例:古人说:不为无益之事。但是,如果世人都做有益之事,被有益之事束缚,那么这个社会岂不是充满功利性?
      4.观点不切题
      例:常言道:有益似清泉涌流滋润万物,无益却似无底深渊,毫无益处。而我却以为,无益胜似素面朝天之美,焕发出大自然的唯美光彩。
      5.观点混乱
      例:生活中,有些人总说:我只做对我有益的事;而对我无益的事,我一概不做。但是谁又知道,也许在有益的背后潜藏着无益,而无益的本质恰恰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有益呢?在我看来,无益便是有益的前兆。
      误区三:思路混乱,提纲意识淡薄
      议论文写作一定要有清晰的思路,支起议论框架。议论文的思路提纲由“问”而明,比较清晰的议论文大多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有序展开行文思路。
      一篇成功的考场议论文,能够借助主体分论点清晰地呈现严谨切题的思路。如:
      中心论点:我认为,看似无益的东西未必真的毫无价值。(在首段段尾提出“是什么”)
      分论点1:在我看来,所谓无益,不过是人们只看重眼前的、可以立竿见影的利益而轻视事物本身潜藏于深处的价值的说法。(分析“为什么”)
      分论点2:可以这么说,大部分无益的事物,只要付出努力付出代价,它都是有益的。(更深入地分析“为什么”)
      分论点3:用超乎功利的心去做无益之事,就能把看似没有实在利益的事变成有益之事。(解决“怎么办”)
      以上虽然只是一篇考场作文的主体框架思路,但足以让我们看出该作者巧妙的提纲意识和严谨切题的思维,光看以上提纲思路就能初步判断这是一篇比较成功的考场作文。但相当多的考生缺少提纲意识,不会拟分论点,东扯西拉,行文随意散漫,拟出的分论点也缺少点题切题意识。
      分论点常见错误类型如下:
      1.分论点遗漏“有益”“无益”信息词
      例:中心论点:无益之事也有益。
      分论点:
      a.无益之事带来美的享受。
      b.无益之事见证历史。
      c.无益之事让人体味生活。
      以上思路虽是扣题之作,但因为大多数考生写作水平一般,还是建议考生在分论点中点出信息词“有益无益”,以上示例可在每个分论点后补出“有益”或者“获得……之益”的信息词,或者句末加上反问句“岂非有益?”。
      2.分论点间缺少联系,出现论证断层
      分论点的表述可以采用层进式、并列式、对照式、总分式等等,集中论证中心论点,但很多考生论证思路随意,分论点间缺少联系,出现论证断层。   3.分论点未集中指向中心论点,论证中前后矛盾
      例:中心论点:无益未必真无益。
      分论点:
      a.无益有时也有益。
      b.我们要做有益之事,不要做无益之事。
      以上两个分论点之间没有联系,观点不一致,分论点未集中指向中心论点,造成论证的前后矛盾。
      4.分论点重复交叉,没有明显的区分度,减弱了论证力度
      例:分论点:
      a.有益无益,应观全局。
      b.有益无益,应重分析。
      “应观全局”“应重分析”这两个分论点区分度不大,重复交叉,减弱了论证的力度。
      误区四:主体欠缺观点,材料堆砌严重
      议论文以思想观点为主,材料为辅,材料应为中心论点服务的。材料前面最好有领起的关键句或者分论点,不要让材料横空出世;运用材料收尾时最好再议论小结一下,回应观点,主体不能变成材料的展示罗列。议论文主体不能只见材料,不见观点。
      不少考场作文除了首尾有思想观点,主体部分大多是三个例子的铺排,堆砌材料,并没有让事例材料较好地为论证观点服务。
      误区五:例证牵强无力,信息词严重弱化
      议论文行文由始至终都应该突出主题信息。例如,这次作文一定要突出与“有益”“无益”相关的信息词,信息词可以直接用“有益”“无益”表达,也可以用与主题词相关的词语表达。比如用“无实际用处”“无实用价值”“没有用处”“没有益处”和“有价值”“有用处”“获益”“得益”等信息词突出主题。
      以考场作文里一段成功的例证为例:
      在我看来,所谓无益,不过是人们只看重眼前的、可以立竿见影的利益而轻视事物本身潜藏于深处的价值的说法。在数千年前的西方,著名的哲人苏格拉底要求自己的学生每天坚持双臂向前向后分别甩三百次。起初有不少学生可以坚持,但一年后,只有一个学生坚持下来了。学生们认为,甩手臂既不能增长自己的见识,又浪费时间,实在无益,但那位坚持下来的学生并不这么认为,这看似无益的甩手运动,使他磨炼了意志,学会了坚持,最终他成了苏格拉底最出色的门徒,他叫柏拉图。能说甩手无益吗?在短期内,也许它确实没什么益处,但长期坚持,甩手的有益之处就能显现出来。有益与无益,取决于你看问题的方式。
      这段例证叙例简洁,分析例子准确,分析后还有意识地小结回应观点。例子很好地服务于观点,体现了例证的力度和深度。
      议论文的例证是为观点服务的,举例时一定要围绕论点行文,突出主题信息词。但不少考生举例时语言索然寡味,忽略、遗漏甚至篡改信息词,例证牵强无力,信息词被严重弱化。
      例证时常见错误类型如下:
      1.例证时主题信息词被篡改
      如把“有益无益”篡改为“利弊”。
      2.例证时主题信息词被遗漏
      例证时“有益”“无益”这两个信息词最好如影随形,方能紧扣题意。但是不少学生例证时遗漏或者弱化了这两个信息词。比如只谈了“无益”一面,遗漏或者未突出关于“有益”的信息。
      3.例证时牵强生硬地套上主题信息词
      例如:
      就像牛顿一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注重细节,注重研究,就因为他的有益,他成了近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他的成功不是在无益之时,不随意的一笔,就可以造就出前人所无法完成的事情。他的成功在于一天天的积累,一天天的总结,借鉴前人,取他人之长,研究他人的成功之处。他的成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多的是,他自己的付出,而不做无益的事。
      这一例证片段里主题信息混乱杂糅,主题信息词“有益”“无益”纯粹是被牵强地套上去的。
      4.例证时注重叙事,淡化忽略甚至偏离了中心论点
      例如:
      不久前,社会上就出现了一个典型的人物。她是个“洗头妹”,在别人眼里,那可能是一种下贱的工作,可那却是她认为最有益的一件事情。虽然工作不是很好,工资也不算高,可她却是一个非常富有爱心的人,她将她平时的薪水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虽然仅有几万元的积蓄,可她却慷慨大方地把四分之三都投入了社会,捐给了需要的人们,从而获得了十大爱心新人奖,且被世人关注,被世人敬仰。
      这一例证片段过于注重叙述事例本身,中心论点“无益能成就有益”被严重淡化。
      误区六:收尾草率突兀,甚至偏离中心论点
      议论文的结尾最好回应中心论点,做到短小精悍,收束有力,形如豹尾。可是不少考生写议论文时收尾草率突兀,立场含糊甚至偏离中心论点,前后矛盾。
      最后笔者结合自身成功的教学实践,提几点议论文写作的教学建议。
      1.就题取经
      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几个不同类型的高考作文题,也可以温故知新,把以前考过的有代表性的作文题再分析一下,从作文构思立意、行文思路上加以点拨,提高学生准确把握命题意图和行文方向的能力。就题取经,能让学生行文时增加几分沉着和自信,在准确把握命题意图和行文方向后,写作思维就能在规定的轨道里自如地滑翔了。
      2.以段取质
      教师可先指导学生写好文章的一段,比如有针对性地练好凤头、例证、引证、喻证、豹尾。学生只要能掌握写好一段话的技巧,整篇的写作也就不在话下了。
      3.以纲取胜
      教师要指导学生鉴赏优秀作文,熟悉掌握较好的行文思路。高考前可以多写几篇作文提纲。有了提纲意识,写作就有了清晰的脉络。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热点论文

    [中等教育职专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与思想素质,是职专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根本目的。但受限于传统政治教育的教学 [全文]
    [中国哲学传递“中国梦”正能量是记者的神圣使命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当今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正能量。记者作为以 [全文]
    [财务控制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
    摘 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促使企业集团组织形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企业集团需要有效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 改革逐渐 [全文]
    [财务控制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分析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凸显出来。本文中笔者以中小企业财务管 [全文]
    [职业教育分析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
      【摘要】针对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进行分析,基于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需求、音乐学习目标等予以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音 [全文]
    [市场营销新时期下市场营销的演变趋势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互相影响,新市场格局的形成让新时期环境里市场营销不断发生变革。而本文主要是对当今市场新形势进行一个分析,找出对市 [全文]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摘 要] 国际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国际贸易企业无法以自身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要通过集资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 [全文]
    [国际贸易“互联网 +”时代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关系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以全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市场, [全文]

    售前客服

    咨询QQ:619978682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