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欢迎来到一心论文网!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学 > 高等教育 > 正文

    浅谈重庆区域文化对重庆民办高等教育的影响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7-01 15:40:00

      

     论文关键词:重庆 区域文化 民办高等教育 影响

      论文内容摘要:重庆区域文化对重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深远而意义重大,特别是勤劳勇敢、奋发有为的巴渝文化,敢于斗争、坚忍不拔、开放包容的陪都文化,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奉献的红岩文化等重庆区域文化精神将激励鼓舞着重庆民办高等教育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离不开教育这一重要途径和平台,文化内蕴的丰富与否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低,一个区域的文化内蕴对这一区域的教育有着重大的影响。重庆的区域文化就对重庆的民办高等教育有着积极深远的影响,重庆的民办高等教育因起步较晚,基础较薄弱,许多高校校址多选在相对离主城较远的区县,比如合川区就有民办大学城,在合川的民办高校学生近十万人。正因为这些原因,重庆区域文化对重庆民办高等教育影响重大,重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有力促进了重庆区域文化的发展。
      重庆的区域文化是十分丰富的,其主要包括巴渝文化,陪都文化,红岩文化等,每一种文化又蕴藏着一种厚重的文化精神,这些精神或奋发有为、勤劳勇敢,或坚忍不拔、顽强不屈,或爱国奋斗、团结奉献,或坚持真理,勇往直前等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将在重庆民办高等教育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发扬,这些区域文化将对重庆市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勤劳勇敢、奋发有为的巴渝文化精神促进了重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巴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间,大自然的熏陶、险恶的环境,炼就一种顽强、坚韧和骠悍的性格,因此巴人以勇猛、善战而称。大山大川铸就了重庆男儿热情似火而又坚韧豪迈,女儿柔情似水而又英气勃勃。完整的巴文化区还包括四川省的广元、南充、巴中、达州和广安五市,也包括陕南、湘西西北和黔北等区域为巴文化区辐射区域。具体巴渝文化的代表有码头文化、袍哥文化等。
      重庆民办高校学子们喜闻乐见的巴渝文化主要有码头文化和袍哥文化。重庆历来是长江上游水路交通枢纽,江边码头林立,商船穿梭频繁,旅人来往如织。蜀中、中国西南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城市文化在这里都有交融,加上重庆自己独特的市井文化,形成了码头文化。重庆的码头文化主要包括方言艺术和茶馆文化。这其中“川江号子”和“摆龙门阵”的重庆民间文学显得格外耀眼。重庆至巫山这段千里川江上,航道弯曲狭窄,明礁暗石林立,急流险滩无数。旧社会江上船只多靠人力推或拉纤航行,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的江上集体劳动,只有用号子来统一指挥。因此,在滚滚川江上,产生了许多歌咏船工生活的水上歌谣——川江号子。
      袍哥文化是指哥老会、天地会、袍哥会等民间秘密结社内部的江湖义气的文化。如今在主城区只有在沙坪坝区的磁器口古镇可略为感受旧时文化。独特的巴渝文化,铸就了重庆这块土地上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英才不断涌现,文化佳作业绩辉煌,文化艺术空前活跃。
      巴渝文化的精神充分体现了我们的先祖为了战胜自然灾害,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勤劳勇敢。我们的巴渝先祖,在巴渝群山峻岭中,面对这些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有许多凶禽猛兽的侵袭,他们不屈不挠、英勇顽强、奋勇争先,他们不气馁、不低头、不服输。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激励我们将起步较晚、底子较薄弱的重庆民办高等教育办得更好。我们重庆民办高等教育在目前发展中面临诸多发展瓶颈,这就需要我们发扬巴渝文化中的不屈不挠、英勇顽强、奋勇争先的精神,在困难面前不气馁、不低头、不服输的拼搏精神。
      二.敢于斗争、坚忍不拔、开放包容的陪都文化精神促进了重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抗日战争爆发,随着日军于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国民政府从南京撤至重庆,并将之定为“陪都”,实为“战时首都”。重庆成为当时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中心。抗战时期的重庆,同美国的华盛顿、英国的伦敦、前苏联的莫斯科一起被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历史名城,是中国的战时首都,是世界反法西斯远东战场的指挥中心,也是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七年中,留下诸多遗迹、轶事,使陪都遗迹成为重庆今天独特的人文景观。
      抗战时期,随着国民政府迁渝,重庆成了内迁工业、学校的集中地,今天重庆许多大企业前身,都是当年南迁的企业。卢作孚的民生公司也在那个时候迁至重庆的北碚区。大批有志于民族复兴、抗日救亡的青年学子纷至沓来,一大批著名的教育家、学者来渝执教,众多文化艺术界名流也来渝工作定居,诸如郭沫若、柳亚子、马寅初、陶行知、梁漱溟、徐悲鸿、老舍等,使陪都文化兴盛一时,重庆成为了当时全国的文化教育中心。而学府云集的重庆文化区沙坪坝成为当时大后方著名的“文化坝”,现在重庆大学校园里还保留着国立中央大学的旧址。从这里培育出了大批人才,如著名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中国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设计者之一王家声等。由于重庆作为战时首都,1947年成立的“国立罗斯福图书馆”(重庆图书馆的前身)自然也就成了联合国指定的资料寄存馆,一直未间断过,使重庆图书馆为成为中国国家图书馆(当时称“北京图书馆”)外,是迄今为止中国保藏联合国资料最早的另一图书馆。半个世纪过去了,昔日坝上的莘莘学子现在遍布海内外,成为有成就的专家学者,他们十分怀念昔日的“坝上风光”(“坝”指沙坪坝),常有怀旧者故地重游,而陪都文化也成为重庆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块奠基石。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迁都重庆,转战后方,继续坚忍不拔的坚持抗战,并取得了反法西战争的最后胜利。这种陪都文化精神就体现为敢于斗争、坚忍不拔的精神。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陪都文化还蕴含了一种开放包容的阔大精神。重庆作为山城,崇山峻岭,地理相对比较闭塞,但随着迁都重庆,重庆成为了继华盛顿、伦敦、莫斯科之后反法西斯战争的盟国的四大中心城市之一,成为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之而来,重庆山城的区域文化涌入了大量先进的各式各样的文化,面对世界及全国不断汇入的先进文化成果,重庆用一种兼容并包的胸怀和姿态接纳了。这种开放包容的精神,善于学习的精神,也是重庆陪都文化精神的一大特质和瑰宝。

      在重庆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发扬重庆区域文化精神的陪都文化精神,困难面前,我们要敢于斗争,坚忍不拔,奋起直追,要勇于追上公办院校,要勇于追赶全国乃至世界一流大学。在发展民办教育中,特别要注重吸收外来文化,要善于学习,发扬鲁迅的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就是要发扬陪都文化中的开放包容的文化精神。
      对于民办高校的学生来说,这种陪都文化中的敢于斗争、坚忍不拔、开放包容精神显得尤其难能可贵了。民办高校的学生相对来讲,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基础知识相对较薄弱,与一本、二本的学生在文化成绩上有一定的差距,但大学是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重新构架的重要阶段,只要这一阶段抓得好,学得牢,是完全可以赶上所谓好大学的学生的。这些重庆陪都文化这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就能激励民办高校学生奋发有为的斗志,这种开放包容精神就能促使这些学生树立勇争一流的理想壮志。
      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奉献的红岩文化精神促进了重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
      红岩文化蕴含丰富,既包括抗战时期,在中共南方局领导和支持下的各种文化活动,进步文化团体、个人以及左派文人及他们创作的大量文艺作品,也包括红岩村、周公馆、歌乐山烈士陵园等文化遗址,还包括解放以来,围绕着红岩英烈而创作出的一大批文学艺术作品。红岩文化是革命烈士对共产主义信念执著追求的高度概括;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支柱。
      教育中最可贵的就是教育学生要有坚持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我们的民族和国家才有希望。而重庆区域文化中这种红岩文化就在我们学生身边,学生耳闻目染,特别是在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比如在纪念“四·一二”、“九·一八”、“一·二九”等革命活动时,同学们会去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和白公馆渣滓洞等地瞻仰革命烈士遗迹,会去红岩村学习感悟红岩精神,这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了这种坚持真理、勇于奉献的红岩精神的陶冶。民办高等教育,特别注重学生的素质拓展和能力的培养,而红岩文化旧址以及革命先烈种种事迹更能激励民办高校学生立志成才,用坚持真理、勇于奉献的红岩文化精神去不断地勇攀科学的高峰。
      由此可见,重庆的区域文化对重庆民办高等教育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重庆的巴渝文化精神、抗战文化精神、红岩文化精神等多种区域文化精神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丰富的精神财富。这些或奋发有为、勤劳勇敢,或坚忍不拔、顽强不屈,或爱国奋斗,团结奉献,或坚持真理,勇往直前等等文化精神对我们重庆民办高等教育有点深刻而又重大的影响。这些精神不但激励着我们要将民办高等教育积极创办好,而且这些区域文化精神也丰富了我们民办高等教育的内涵,陶冶了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激发了他们奋斗拼搏的爱国热情。
      

    参考文献


      [1]顾冠华.论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与制约.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2]李铁芳.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透视.大学教育科学.2003年01期.
      [3]李军.传统文化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探析.科技信息.2010年26期.
      注:本论文是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民办高等教育与区域文化关系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热点论文

    [中等教育职专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与思想素质,是职专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根本目的。但受限于传统政治教育的教学 [全文]
    [中国哲学传递“中国梦”正能量是记者的神圣使命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当今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正能量。记者作为以 [全文]
    [财务控制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
    摘 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促使企业集团组织形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企业集团需要有效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 改革逐渐 [全文]
    [财务控制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分析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凸显出来。本文中笔者以中小企业财务管 [全文]
    [职业教育分析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
      【摘要】针对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进行分析,基于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需求、音乐学习目标等予以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音 [全文]
    [市场营销新时期下市场营销的演变趋势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互相影响,新市场格局的形成让新时期环境里市场营销不断发生变革。而本文主要是对当今市场新形势进行一个分析,找出对市 [全文]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摘 要] 国际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国际贸易企业无法以自身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要通过集资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 [全文]
    [国际贸易“互联网 +”时代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关系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以全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市场, [全文]

    售前客服

    咨询QQ:619978682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