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欢迎来到一心论文网!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哲学 > 国学 > 正文

    《周易·需卦》管窥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7-01 15:39:00

      

    摘要:对于《周易》的解读,诸家各执一辞,令人莫知所从。本文参考古今诸家论著,并对其中“需于沙”,“自我致寇”,“出于穴”,“入于穴”等分岐较多的疑点进行了深入辨析。力图探求《需卦》的微言大义,以兹引起世人对《周易》当中蕴含的伟大人文哲学思想和科学精蕴的全新关注。

    关键词:需; 需于沙; 自我致寇; 入于穴

     

    My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the hexagramXu

    Abstract: People differ in interpretingZhouyi, making it difficult to discriminate which opinion is right. Taking reference of various interpretations from the ancient to contemporary, this paper exhibits the author's acknowledgement and understanding to the hexagramXu (the 5th hexagram in the current version ofZhouyi) and makes deep discriminations to some pergences in interpreting the remarks affiliated to the lines of the hexagram. It is an attempt to explore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s of the hexagramXu to arouse a completely new attention to the great humanistic philosophical idea and scientific implications embraced inZhouyi.

    Key words:hexagramXu; waiting on the sand; inviting the approach of the enemy; entering into the cavern   

      《周易》是一座历史悠久而又神妙莫测的智慧宝藏,历来享有大道之源,群经之首的美誉。易道不仅广大悉备,洁静精微,且又历劫常新,恒久不易。诚令人叹为观止,庆快平生。历代俊贤硕儒对《周易》之旁征博引,纵横阐发,亦使人目不暇接,震聋发聩。然由于《周易》成书久远,文辞古奥,而许多珍贵文献资料又已灭绝湮没,关于《周易》原典的真实原意已难确考,以致后世之易学,诸家蜂起,各执一辞,乖舛驳杂,门户交争,令人啼笑皆非,莫知所从。本文仅就《周易·需卦》谈一点个人管见。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九三:需于泥,致寇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第11页)[1]

      “需”,帛书《周易》作“襦”,《归藏易》作“溽”,经专家考证,三者皆假借相通。(第246页)[2]《序卦》曰:“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第126页)[3]《序卦》对《需卦》做了一个总体概括性的阐发。物稚需养,养需饮食,故云:“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之道”重在调适,不偏不废。人自幼时须按时饮食,渐渐长大,非可一蹴而就。久饿暴食,皆非养人之道。由养人之道,而可体悟养物之道。养物之法,在于凡事皆须绵密为之,顺理适时,以待其成。不可急功求速,妄有为作,否则揠苗助长,而适得其反;不可畏险惧阻,半途而废,以致功亏一篑,而破败无成。持之有恒,进之有节,因缘会遇,自然瓜熟蒂落,浑然天成。

      孔子云:“夫易,何为者也,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第116页)[4]可见《需卦》的养物之道,扩而充之乃是圣人开物成务,化成天下的大道,是圣人心中的远大理想,如此方是《需卦》的伟大精神所在。《系辞》云:“推而行之谓之通。”《需卦》之道是强调在将心中的远大理想推而行之的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好具体的步骤和方法。《系辞》云:“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第135页)[4]此修全之法,正是《需卦》之德的体现,凡事须渐养以成,非可遽求。《系辞》云:“《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纣之事耶?”(第145页)[4]文王在人微言轻,势单力弱之时,若明言反纣,自然无人敢应,且必招杀身之祸。文王遭囚羑里之大难后,增修其德,大釐其政,潜心积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三分天下而有其二。待武王观兵孟津,诸候不期而至者八百。《需卦》之德为周灭纣,奠定了坚实的胜利基础。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彖: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心怀诚信,光明磊落,前途必然亨通。《系辞》云:“吉凶者,贞胜者也。”“贞”者正也,易之论吉凶,在于审时度势,坚持正道而得胜利,实现心中的美好理想。“贞吉”即固守正道,必获吉祥。有的学者将“贞”解作“占问”,虽有可取之处,却未免使《周易》的器量过于狭小。且与《系辞》中的思想不相契合。“贞胜者”只有固守正道,持之以恒方能取胜,若以“占问”来求胜,实乃缘木求鱼,自取其辱。“利涉大川”,利于涉越大河巨流。“大川”即是坎险,喻为实现心中美好理想,而必须超越克服的各种艰难险阻。

      《彖传》乃是将《需卦》之象作平面看。上卦坎为险,故“险在前也”。险难在前,任重道远,则需“须”之,渐养以进,而不轻举妄动,以陷于险。下卦乾,“天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第146页)[4]乾卦刚健中正,确乎不拔,善吉知险,故不妄动以自陷,而无“困穷”之患,坎得乾之中爻,与乾合德,故坎不能拒乾之向上发展。九五天位本来就是乾德所应居的中正之位。今乾德之人虽在下位,而欲往之,正合天命,故而“利涉”,且“往有功也”。此犹纣王荒淫暴虐,以险而居天子之位,必将败落。文王明德惟馨,天下归心,以周灭纣,顺乎天而应乎人,势在必成,且能造福黎民,霖雨苍生。

      《彖传》的重点在“需”字。“需”乃心怀崇高理想,知难而进,顺时而动,勇渡坎险,建功立业,为民造福。《杂卦》云:“需,不进也。”(第182页)[4]《杂卦》实乃强调不可躁进,须积蓄力量,审时度势,顺时而进。养人须食,非不食也,只是不可暴食而已。进以建功,非不进也,只是不可躁进,养以进也。宋朱熹《周易本义》云:“需,待也。”(第87页)[5]又云:“事之当需者,亦不容更有所为。但饮食宴乐,俟其自至而已。一有所为,则非需也。”(第196页)[5]显然朱熹认为“需”是一种消极无为的等待状态。实为不思进取,守株待兔,坐在地上,指望天上向下掉馅饼。凡欲成就事业,皆须呕心沥血,运筹谋划,夙兴夜寐,精进不已,方可奏功。若消极无为,懒惰懈怠,终日享乐,何能成事。《周易折中》引谷氏家杰曰:“云上于天,而后可以待雨,君子有为于前,而后可以待治。不然,不几于坐废乎?”[6]《需卦》乃是于积极有为当中等待,朱熹却讲在消极无为当中等待,此正是教人“坐废”之法也。宋儒之窜乱经义,于此可见一斑。

      《象传》是将《需卦》之象作立体看。上坎为云,下乾为天,故为“云上于天”,回旋翱翔,待时欲雨之象。天须云降为雨,以养万物,人需饮食宴乐,以养身心。《彖传》云:“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乾道变化,各正性命。”(第1页)[4]君子效法天道之养物,饮食宴乐,以养万民。《象传》中关键是对“宴乐”的理解,后人多解为大摆酒席,奢侈享乐之意,南怀瑾在《易经杂说》中称之为“上馆子”(第299页)[7]。这种解释实与《周易》之精神格格不入。《周易程氏传》云:“饮食以养其气体,宴乐以和其心志,所谓居易以俟命也。”(第77页)[8]《周易折中》引胡氏瑗曰:“‘饮食’者所以养身也,‘宴乐’者所以宁神也,是亦‘乐天知命’,居易俟时耳。”(第651页)[6]以上二种解释均颇为通顺。

      《周易》中只有两处用到“宴”字。《需卦·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随卦·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第51页)[4]二者均为《大象传》之辞,且语言形式相同,距离相近,必是出自一人之作。可以推想此两个“宴”字应意义相同或相近。据《辞源》“宴”有三种含义:(1)逸;闲居。(“逸”,为休息,安逸之意。)(2)乐。(3)宴会;以酒肉款待宾客。本人认为第一种含义较能与《周易》之“宴”相合。“宴”乃闲居,休息之意。“宴乐”指闲居时圣人以礼乐来教化百姓。孔子云:“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第363页)[9]中华民族是礼乐文化之邦,礼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据《论语》中记载:虞舜时的音乐已达到极高的艺术境界。孔子在称赞虞舜时的《韶》乐时讲:“尽美矣,又尽善也。”(第62页)[10]《论语》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第91页)[10]可见古人很早就已非常重视乐的教化作用,并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

    在中华文化信仰中,圣人有三种含义:一是作之君;二是作之亲,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热点论文

    [中等教育职专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与思想素质,是职专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根本目的。但受限于传统政治教育的教学 [全文]
    [中国哲学传递“中国梦”正能量是记者的神圣使命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当今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正能量。记者作为以 [全文]
    [财务控制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
    摘 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促使企业集团组织形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企业集团需要有效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 改革逐渐 [全文]
    [财务控制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分析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凸显出来。本文中笔者以中小企业财务管 [全文]
    [职业教育分析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
      【摘要】针对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进行分析,基于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需求、音乐学习目标等予以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音 [全文]
    [市场营销新时期下市场营销的演变趋势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互相影响,新市场格局的形成让新时期环境里市场营销不断发生变革。而本文主要是对当今市场新形势进行一个分析,找出对市 [全文]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摘 要] 国际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国际贸易企业无法以自身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要通过集资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 [全文]
    [国际贸易“互联网 +”时代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关系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以全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市场, [全文]

    售前客服

    咨询QQ:619978682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