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欢迎来到一心论文网!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学 > 教育理论 > 正文

    探析历史文献中典型语言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7-01 15:39:00

      

      论文关键词: 历史文献 典型语言 高校历史教学 意义

      论文摘 要: 历史文献是高校历史教学的基础,尤其是其中的典型语言类似于生活中的谚语、名言,它们形象,易于理解和记忆,而且具有集中的、大量的历史信息。历史文献中的典型语言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合理利用这些典型语言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语言是历史的重要载体,也是史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左史记言是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因此,历史文献中存在许多能够集中反映历史事实的典型语言,即那些经常被引用的,同时包含有较为集中历史信息的语言。这些历史文献的典型语言在高校历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截至目前,与此有关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名言、谚语在教学中的作用的研究。如韩福田《谈名人名言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河南教育》基础版,2006年第11期),探讨了名人名言对中学生的德育意义等。其他的研究也多是侧重于讨论其对基础教育的德育意义。这些研究都指出了名言等典型性语言对于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史料的教学意义的研究,如徐悦的《浅探高校历史教学与史学科研的互动关系》(《历史教学》,2008年第10期)。历史文献的典型语言与名言、史料存在密切的联系,但更多的是区别。就高校历史教学而言,历史文献中的典型语言对高校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历史文献中典型语言的类型
      语言是史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史记》、《汉书》等许多史书都记载有大量的语言。正如《史通·载言》所言:“凡所包举,务在恢博,文辞之记,繁富为多。是以贾谊、晁错、董仲舒、东方朔等传,唯止录言,罕逢载事。”经过历代的筛选,形成了大量的具有典型性的语言,成为相应历史文献的代表,浓缩了一个时期的内容可以十分形象、简洁地表现历史。
      (一)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
      语言是表现人物的重要手段,具有优良历史文学传统的中国史书保留了不少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语言。如《史记·项羽本纪》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史记·高祖本纪》也载:“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这两处典型语言十分形象地表现了项羽和刘邦的个体性格,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如《宋史·王安石传》载:“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表现了王安石变法的巨大勇气,也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巨大困难。
      (二)表现时代特征的。
      《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现了秦末农民起义军的豪迈气概;《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既表现了当时社会的主要问题——对匈奴的战争,又表现了霍去病无私为国的精神,成为激励后世仁人志士的不竭动力;《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载:“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表现了傅介子的决心,同时更表现了汉朝的强盛,以及汉代的大气、豪迈的时代精神风貌。《汉书·元帝纪》载:“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这是汉宣帝为了教训太子“柔仁好儒”之弊而说的,这是对西汉统治政策的高度概括,反映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政策实质;《新五代史·安重荣传》载:“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耳。”对五代时期乱世特征的描述可谓是一针见血;《元史·耶律楚材传》载:“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场地。”对于元代历史的基本主轴: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冲突与融合的表现简明、形象。
      其他类似的典型语言不胜枚举。这些内涵丰富,具体、形象的典型语言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二、历史文献中的典型语言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历史文献中的典型语言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内容。
      历史文献中的典型语言多是出自当事人、当时人之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点、形象性,可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气息和人物的思想感情,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强,想象力丰富,会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学习,会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见,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十分明显的意义。
      历史文献中的典型语言直接出自原始史料,是原始史料的精华,能够集中形象地表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内容。以这些典型语言为引子,可以诱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增加其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增加学生的科研兴趣。尤其是在当前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2003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培养高中学生能力方面,强调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对于大学生而言,提高他们的科研素养更是高校历史教学的必然的、本质的要求。

      历史文献中的典型语言是史料的一部分,可以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论文写作、课堂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典型语言,进一步探讨相应史实的内容、意义等;另外,通过指导学生自己搜集相关史料,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语言的流畅和形象是学生顺利接受相应知识的重要条件。这里的语言包括两方面,一是课堂教学所引用史料的语言;二是教师课堂授课时的语言。历史文献中的典型语言对于这两种语言都具有十分明显的积极意义。
      追求表达语言的流畅、生动是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白寿彝先生曾说过,把我国的历史文学的优良传统总结起来,最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六个字:准确、凝炼、生动。历史文献中的典型语言,一般具有形象、简洁等特点。如果将其引入课堂教学,可以增加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如果教师在课堂授课时能恰当地引用历史文献中的典型语言,则可以有效地增加教师语言的生动性,从而提高高校历史教学的受众性,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
      另外,历史文献中的典型语言具有较为普遍的受众性,为学生所熟悉,是学生已有知识的一部分,通过对这些典型语言的学习,学生可以较好地实现已有知识和未知知识的融会贯通,从而可以提高对新知识的接受速度。
      (三)有利于提高史料教学的有效性。
      充分发挥史料的教学作用,是高校历史教学的重要要求。史料教学主要就是运用历史文献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依据史料叙述历史是学校进行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
      历史文献中的典型语言来自于史料,又是史料的集中代表,教师通过这些典型语言可以连接课堂和史料,从而实现史料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如《史记·高祖本纪》载:“与父老约,法三章耳。”反映了秦朝的严刑酷法和刘邦的基本政治主张,也可以说是解读秦朝历史及楚汉相争时期历史的一把钥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成语“约法三章”说起,引出这一典型语言,进一步阐发与之有关的历史:针对秦朝暴政的主体——严刑酷法,刘邦进行了拨乱反正,废除秦的酷法,极大地争取了民心,为后来楚汉相争中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在此过程中,可以引出大量的有关史料。如《史记·始皇本纪》所载侯生对秦始皇的评价:“始皇为人,……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於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史记·陈涉世家》所载:“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等史料。教师通过这些史料的引用和解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史料的处理和利用能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这一时期史实的掌握。
      (四)有利于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人文教育是当下教育需要加强的方面,人文教育又是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同时,它也是历史学科的优势之一。体现丰富价值意义的历史文献中的典型语言是促进人文教育的重要媒介。
      历史文献中有许多经过历代沉淀而为后世所熟知的典型语言,它们一直是历代仁人志士前行的重要精神动力。如《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是范宣子与叔孙豹讨论“不朽”时而说的。范宣子说,他的家族从尧舜时期就已经受封为贵族,经历夏商周,一直到春秋时期,世代受封,延续千年以上,长盛不衰。这是不是可以说是不朽了?叔孙豹回答,这不能算不朽,只能说是世禄。他说要立德、立功、立言,有益于社会、人民,流传万世,不被遗忘,才是不朽。叔孙豹认为,人的不朽不在于物质生活,而在精神;不在于个人从社会得到了什么,而是体现在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历史对个人的评价中,存在于老百姓的心中和长久的历史中。“三不朽”的思想为后人所继承,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文中占主导地位的人生价值观。
      再如,《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他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照耀千古的名言也长期激励着人们前行。
      提升学习者的精神境界是历史学的重要使命,也是历史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包含有丰富精神内容的历史文献中的典型语言是提高学生精神境界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历史文献中典型语言的精神教育意义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总之,历史文献中的典型语言是非常丰富的,对于高校历史教学而言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储林.当前高校历史教学现状与改良途径探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6).
      [2]高路.论“融史料阅读于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8,(1).
      [3]贾文丰.二十五史妙言详解[G].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热点论文

    [中等教育职专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与思想素质,是职专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根本目的。但受限于传统政治教育的教学 [全文]
    [中国哲学传递“中国梦”正能量是记者的神圣使命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当今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正能量。记者作为以 [全文]
    [财务控制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
    摘 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促使企业集团组织形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企业集团需要有效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 改革逐渐 [全文]
    [财务控制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分析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凸显出来。本文中笔者以中小企业财务管 [全文]
    [职业教育分析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
      【摘要】针对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进行分析,基于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需求、音乐学习目标等予以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音 [全文]
    [市场营销新时期下市场营销的演变趋势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互相影响,新市场格局的形成让新时期环境里市场营销不断发生变革。而本文主要是对当今市场新形势进行一个分析,找出对市 [全文]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摘 要] 国际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国际贸易企业无法以自身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要通过集资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 [全文]
    [国际贸易“互联网 +”时代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关系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以全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市场, [全文]

    售前客服

    咨询QQ:619978682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