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欢迎来到一心论文网!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学 > 教育理论 > 正文

    论高等教育中的人本主义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7-01 15:19:00

      

    一、问题提出
       有人提出,语文课,应该定位于一种思想的汇集与碰撞,要引导思
      考方向,陶冶性情,启迪人生。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学生积极的参
      与热情,因为语文课往往是靠激情获得力量的。著名语文教师徐思源老
      师的一堂语文课引发了无数人的思考。徐老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日志
      中写到:“我认为教育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前提,从而来设计教学。学生真
      正需要的,是在语文课上不断地积累、运用,提高语言能力。在教学设计
      上,我改变以教师对文本意义的单向解析为着眼点的状态,而以学生阅
      读活动、言语实践为核心来设计,围绕读写听说这四项语文基本能力设
      计语文实践活动。”因此,在徐老师精彩的一课上,一幅幅引人深思的画
      面、学生们主动的参与热情、精彩的语言组织、教师的循循善诱,无不体
      现语文课堂中令人欣喜的场面:激情参与、触发思考、尽情表达等等等
      等。这种以学生需要为重,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与成长为目标的教育思
      想,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徐老师的课堂中,具体来说,就是以学生为课堂
      主体,整个教学环节紧紧围绕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进行,使学生
      学习、学会、并学以致用,在运用中继续充实、补充和完善。
       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轻松活泼的一课,更看
      到了这节课的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人本主义教育
      理论是通用于教育的整个过程的,自然也适用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大量
      的基础教育课程,如数理化、文史哲这些基础课程,主要是为学生进一
      步学习其他实用性科目、进入社会、将来的人生发展乃至学生的自我实
      现提供教育基础,这是中小学教育的功能所在。然而进入大学即高等教
      育阶段,之前所学的基础知识能否得到迁移并在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
      中发挥作用,除了学生自身的思考之外,高等教育者们也应该引起高度
      的重视。以下是我从人本主义教育观点的角度上作出的几点思考。
       二、从人本主义教育观看我国高等教育
       (一)大学教育的功能
       “以学生为中心”是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立足点。他认
      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成为能够适应变化、知
      道如何学习的“自由”人。他提倡意义学习,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内在潜能
      的发挥,是有意义的心理过程,是以个体主动学习为特征的。提倡学生
      自主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最重要的是他指出教育培养出来的应该是
      具有完美人格并且知道如何学习的人,能适应社会要求并“充分发挥作
      用”的人。这对于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因此,许多曾
      经令人深思的问题,今天仍值得我们重新审视,并不断进行思考。
      大学的功能到底是什么?这是在今天的高等教育领域中我们仍要
      思考的一个首要问题,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教育理念问题,背后隐藏着重
      要的教育理论问题。国外认为,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大学是更高层
      次上的教育,是对一个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过程中的大学生实施真
      正教育的场所;学生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能影响其一生
      的科学思维方式。在国内,现代大学的性质和功能归结为:教育性、学术
      性、综合性、创造性、社会性、服务性、产业性、自主性、开放性、国际性。
      大学的根本使命是为大学生成长提供一个能最好地进行感知、感受、体
      验的场所,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的环境。
       根据罗杰斯所主张的,学习是一种经验学习,它以学生经验的生长
      为中心,以学生的自发性与主动性为学习动力。罗杰斯的学习观以其
      “意义学习”为核心和根本,认为学习内容只有和学习者的内在情感、需
      要、兴趣、能力、知识经验等相联系时,学习才是有意义的。这里的“自我
      体验性学习”似乎等同于我们平时所说的“从做中学”。因此,教育应该
      使大学生认识到,在大学中自己不应该成为学习的奴隶,而应该“具有
      自我负责的观念,并带着批判精神从事学习,从而拥有学习自由”;不应
      该简单地屈从于老师的意志,不应该让一连串的考试束缚了创造性的
      思维;不应该仅仅学习书本和课堂上的知识,更要找到自己的兴趣,能
      力等的发展方向,真正去实践去磨练,去“在做中学”。新时代判断人才
      质量优劣的标志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考试成绩,而是实际工作的能力与
      水平,最终的衡量标准是经济大市场,是社会对人才的评判。我们的大
      学教育能否培养出适应这个社会需求并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单是这一
      点就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另一位著名的人本主义者马斯洛认为,第一,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人
      的“自我实现”;第二,教育的现实目标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他认为
      传统教学只是教给学生一些一成不变的很快就会过时的事实材料,并
      不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以至学生不能面对社会变动的严峻挑战。学校
      应该把学生培育成为“学会如何学习的人”、“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
      也就是说,教学的基本目标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开放地面
      对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实现自我。
      虽然这一理论并不完美甚至还有很大欠缺,但却说明一个道理,就像有
      人所说,如果学校是一个“工厂”,那么这个工厂与普通意义上的工厂的
      最大区别是,不仅它的“产品”是人,而且在生产(学习)过程中,“产品”自
      己参加“生产”过程。由此看来,说到底,是学生自己在塑造自己,大学教
      育的功能在于教会学生自己塑造自己的能力。
       (二)“以人为本”的现代大学教育理念
       受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近年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
      理念,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观点。具体体现在:
      ⑴ 在教育途径上,由单纯的“教学教育”向“启发教育”转变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力的获得是一种思维整合技能过程。这种技
      能不能通过单纯的培养和传授获得,只能通过教育主体的自我思维整
      合而成,是学生的主体性活动。
      ⑵ 在教育目标上,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以“以人为本”为指导,在很大程度上传授知识
      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和培养自身意识、终身学习意识的手段了。会学的概
      念就是要求学生善于从整个校园文化、社会生活中获取知识。而这种知
      识的获取就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一种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
      了人本主义思想。
      ⑶ 在教育指导思想上,由教育的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转变
      求学者的个性不同,爱好、兴趣、特长和需求各异。在高等教育规模
      空前扩大的今天,求学者有“选择权”的时候,他们就会突出个人的要
      求。而越是受教育者人数增多,个体的需求就越容易被忽视,这个问题
      也变得越来越严重,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更好的解决方法。
      “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的人才培养需要个人自由发展的环境和空
      间。与其相反,传统教育的班级授课制和满负荷的教学计划,完全是一
      种批量培养人才的模式。现在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呼声下,这种传
      统教育模式似乎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当然这与我国的国情(人口太
      多等)是有很大关系的。但很明显的是: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挤占了学
      生自身和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不能选择相对个人而言最佳
      的发展模式,泯灭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全步入他导型人才培养误
      区。最终导致学生走出校门时虽证书一堆,却毫无特色,千人一面;更重
      要的是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模式,失去了最宝贵的创新思想。
      虽然新近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出了一些有实际意义的教育
      指导思想,但是,如果不将这种思想推进至整个教育,而仅仅是一种思
      想、仅仅局限于基础教育、或者仅仅将它作为一种教育现象,而不是将
      它视为当代中国的一种广泛的社会文化现象,那么,这种教育思想的真
      实生命终将难以现实化。
      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一)对教育理念的反思
      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倡导教人、做人、成人的教育,培养自我实现、充
      分发挥作用的人,主张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的学习自由和
      主动创造精神,进行课程改革,实施意义学习和经验学习,反对单纯灌
      输知识,反对教育的无目的论,反对脱离价值、价值中立和无目标、无意
      义的学校课程。由此,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个别差异和
      个性需求,以培养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能够自我实现的高素质人才为
      目标,更加贴近当今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更加有利于学
      生的长期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当
      然,这只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问题之一)。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呼声中,有
      人将原因归结为中国大学生数量过剩。中国大学生数量真的过剩了吗?
      和美国受过高等教育人口比例的30%多、加拿大的是寒酸的水平。原因何在?有人总结出以下几点:⑴现
      行教育制度下存在的大量过时而不实用的基础教育科目以及大量来自
      这些基础科目的毕业生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原因;⑵与本科教育体制
      相关的中国研究生教育的结构性弊病———中国的研究生院,往往都是
      与上述基础学科直接接轨的高级基础研究课程。这种结构,使得大量在
      本科阶段找不到工作的学生陷入更加严重的就业困境。
      我国高等教育就是为了给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提供建设未来的知识
      基础。那么在高等教育阶段就突出“就业中心论”、“职业目的论”,是不
      是更能体现我们的“以人为本”、“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呢?
      (二)对教师角色的反思
      人本主义反对以往老师处于中心地位的传统教育模式,主张学习
      是一种人际的互相影响,应充分发挥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把教师
      角色定义为促进者、合作者或指导者。教育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个体活
      动,更是一种团队活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每个人的人格都应得到尊
      重,每个人的个性都应得到张扬;师生之间,特别是学生之间应产生互
      动,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教学相长。在这方面,徐思源老师在教学设计
      上改变以教师对文本意义的单向解析为着眼点的状态,而以学生阅读
      活动、言语实践为核心来设计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导演”作
      用,给每个同学创造发挥的空间,无疑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很好的体
      现。
      事实上,高等教育的问题远不止这些。有人总结指出,目前我国高
      等教育出现了“五过”现象,即“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
      “过弱的人文陶冶”、“过强的共性制约”和“过度的校园禁锢”。人本主义
      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个别差异和个性需要,以培养学会学习、学
      会创新、能够自我实现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因而更适应知识经济时代
      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值得我国高等院校学习和借鉴。当然人本主义对我
      们的启示远不仅仅是这些,随着时代的发展,相信人本主义定会对我国
      高等教育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曾荣侠.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价值[J].华北
      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4):72- 74.
      [2]陈磊.大学教育理念中若干问题思辩[J].理工高教研究,2001(4):
      1- 3.
      [3]郭晓平.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与语文教学[J].太原城市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2008(3): 108- 109.
      [4]黄盛秋.论人的潜能价值与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从人本主
      义心理学的创造观与教育观得到的启示[J].文史博览, 2006(24): 51- 52.
      [5]韩延明.中国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
      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4): 1- 9.
      [6]蒋波.高等教育现状研究[J].科技资讯,2008(4): 182- 182.
      [7]李爱娟.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文教资
      料,2007(5): 12- 14.
      [8]林德志.天生我才[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 1- 24.
      [9]刘艳山.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
      [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5): 58- 60.
      [10]汪胜亮.以学生为中心—— —罗杰斯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J]. 平
      原大学学报,2008(2): 94- 96.
      [11]宛容.人本主义心理学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J].贵州教育学
      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6- 8.
      [12]伍新春,冯忠良.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与教学改革[J]. 宁波大学
      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 21- 26.
      [13]杨湘清.人为本与高校教学[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1): 219- 220.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热点论文

    [中等教育职专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与思想素质,是职专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根本目的。但受限于传统政治教育的教学 [全文]
    [中国哲学传递“中国梦”正能量是记者的神圣使命
      摘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当今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具感染力、最具普遍性的正能量。记者作为以 [全文]
    [财务控制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
    摘 要: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促使企业集团组织形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企业集团需要有效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 改革逐渐 [全文]
    [财务控制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问题分析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不断凸显出来。本文中笔者以中小企业财务管 [全文]
    [职业教育分析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
      【摘要】针对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互动及学生体验进行分析,基于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需求、音乐学习目标等予以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音 [全文]
    [市场营销新时期下市场营销的演变趋势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互相影响,新市场格局的形成让新时期环境里市场营销不断发生变革。而本文主要是对当今市场新形势进行一个分析,找出对市 [全文]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
    [摘 要] 国际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国际贸易企业无法以自身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要通过集资的方式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 [全文]
    [国际贸易“互联网 +”时代下国际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关系到国际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并以全新的国际贸易形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市场, [全文]

    售前客服

    咨询QQ:619978682

    在线客服